西方世界奉行的是以强权政治为核心的霸权主义思维,而东方大国则秉持着以和为贵的儒家思想传统。这种思想差异在当今国际关系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资本力量的推动下,西方国家的行事作风越来越蛮横无理,他们不仅将这种霸权思维强加于他国,甚至将其运用到了自身内部治理之中。
墨西哥就是深受这种思维影响的典型案例。2024年9月10日,墨西哥政府突然宣布将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未与其签订自贸协定的国家,针对近1400种进口商品加征最高达50%的惩罚性关税。这份关税清单覆盖范围之广前所未有,从日常消费品如塑料制品、纺织品,到工业基础材料如钢铁制品,再到高端制造业产品如汽车等,几乎囊括了国民经济各个重要领域。
展开剩余81%这意味着墨西哥普通民众的生活成本将大幅攀升。举例来说,一个原本售价5美元的塑料盆,在加征50%关税后价格将飙升至7.5美元;一件普通T恤的价格也会从50美元上涨到75美元;而一辆2万美元的进口汽车,现在需要支付3万美元才能购买。考虑到墨西哥全国平均月薪仅为10000-12000比索(约合3666-4400元人民币),以4500元人民币的月收入计算,年收入约5.4万元人民币。在加税前,普通家庭通过两年积蓄还能负担这些商品,但加税后,民众只能望而却步,要么减少购买,要么彻底放弃。这种消费萎缩必然导致本土企业销量下滑,进而引发裁员潮、降薪潮,形成收入下降-消费减少-企业倒闭的恶性循环,最终将整个国家经济拖入衰退的深渊。
这些简单的经济学原理,任何一个受过初中教育的人都能理解。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墨西哥政府给出的加税理由竟然是为了讨好美国!这种自残式的政策选择实在令人费解。
深入分析墨西哥此举的动机,我们需要了解其贸易格局。中国是墨西哥全球第二大贸易伙伴,而墨西哥也是中国在拉美地区的第二大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总额高达1094.26亿美元,其中中国对墨出口902.32亿美元,进口191.95亿美元。这种快速发展的经贸关系直接威胁到了美国在墨西哥的传统贸易优势地位。虽然美国仍是墨西哥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超过5000亿美元,但中国商品的竞争力让美国感到不安。
我们一贯主张合作共赢的贸易理念,认为美国可以继续在墨西哥销售其优势产品,中国也可以提供墨西哥需要的商品,让墨西哥民众有更多选择。但美国的霸权思维却认为墨西哥市场只能由美国独占。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墨西哥政府做出了近乎自残的政策选择。
墨西哥金融集团Banco Base的首席经济学家加布里埃拉·西勒在社交媒体上揭露了加税政策的两个真实目的:一是增加财政收入,二是讨好可能重新执政的特朗普政府。这种解释显然站不住脚,因为加税会抑制贸易活力,反而会减少税收来源。至于讨好特朗普,更是一种政治投机行为。
在汽车产业保护方面,墨西哥的举措与我们国家发展初期的保护政策有相似之处。中国前7个月对墨汽车出口达27.2万辆,同比增长25.5%,墨西哥成为中国第二大乘用车出口市场。但不同的是,我们当年的保护政策是为了培育本土产业,而墨西哥现在却是在美国的压力下,对重要贸易伙伴实施限制。
美国推行的近岸外包战略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中的毒丸条款,都在迫使墨西哥选边站队。在美国国务卿与墨西哥总统闭门会谈后,墨西哥就迅速出台了针对中国的加税政策,这种时间上的巧合很难不让人怀疑美国的幕后操控。
值得欣慰的是,墨西哥国内仍有清醒的声音。地缘战略学者卡洛斯·埃雷拉指出,墨西哥正面临现代史上最复杂的地缘经济困境,必须在维持与中国的重要经济关系和迎合美国战略利益之间做出艰难选择。他警告说,如果墨西哥执意加税,中国必将采取反制措施,这对墨西哥农产品等出口将造成严重打击。
事实确实如此。中国外交部已明确表示反对任何形式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商务部也指出墨西哥的做法是对霸凌主义的妥协,将损害其自身营商环境。耐人寻味的是,就在政策宣布的第二天,墨西哥总统又表态愿与中国提升双边关系。这种反复无常的态度,充分暴露了墨西哥政府在外交政策上的困境和矛盾。
发布于:天津市配资天眼查门户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